我是買豚骨的,湯頭有點像日式,不疑有他,後來煮完了,吃了麵之後,發現麵條好差的口感,因為包裝袋丟了,就上momo查,發現是越南製,越南製也,那為何在日本區?原價還要159元?今年感覺被騙很大的商品!
我是買豚骨的,湯頭有點像日式,不疑有他,後來煮完了,吃了麵之後,發現麵條好差的口感,因為包裝袋丟了,就上momo查,發現是越南製,越南製也,那為何在日本區?原價還要159元?今年感覺被騙很大的商品!
般若又畫一個卍,真的很素感覺,看了這水餃好多年,但都沒下手買,最近不知道哪根筋不對,特喜愛綠色食品,可能是抹茶粉是蟲大便萃取出來新聞關係吧。哈哈😄
一直想著這水餃到底什麼味道,很好奇,綠綠喜歡,什麼味道,好奇,買了啦!
一直被網路洗腦,扒扒飯醬料有多好吃。雖然我不太能吃辣,算非常弱,但某天我奇摩超級商城因為點數抽獎產生的超贈點60幾元,一直煩惱要買什麼,奇摩免運門檻較高,最近買蝦皮也買齊了。
最吸引我還是吃的,但奇摩吃的單筆一定要五百以上才有可能免運,逛了好幾天,被我看到曾經想買的扒扒飯,之前自己說服自己,又不能吃辣買這幹嘛,後來為了60幾元超贈點,折抵了扒扒飯的泰椒醬。
蝦皮最近一直在推這個蒸煮鍋,因為插電就可以蒸,大小也剛好,想了一個月之後再看到有特價299元時下單,收到這鍋時,大小很喜歡,有蒸籠,也很輕。
新鍋子我洗淨都是先用海綿洗乾淨,再加水七分滿煮沸,兩至三次,比較安心。在這過程我按開關時,以為只有一段,火力很大,水很快滾,按鍵很難押,但也不疑有他,以為正常想說還能作用就好了。
以前印象中買一條白蘿蔔家裡媽媽就是煮湯,然後湯沒吃完每天一直滾,白蘿蔔只剩渣,最後只好倒掉,但我自己生活後,通常吃剩的湯我會來拿煮泡麵,增加美味。
白蘿蔔其實只要削皮完切塊加水之後放到電鍋煮,不用調味就很甜很嫩很好吃,但這種清甜汁味是無法下飯的,只能減肥吃或當零食吃。
我還記得小時候到吉野家買牛丼飯時,配菜我選了秋葵,當時不知道秋葵這麼難吃,咬了一口全丟掉了。
某天又到爭鮮,突然想再重溫我兒時在吉野家的回憶,拿了秋葵,心想沾芥末醬油吃吃看,沒想到一試成主顧,之後每次去爭鮮都會吃芥末秋葵。
因為肚子餓,逛了全聯,很想吃泡麵,但又不想洗碗,看到了這款碗裝素的肉骨茶湯麵,20元很便宜,第一次買素的泡麵,覺得熱量應該會低一點。
凌晨十二點,突然好餓,可能我是肥胖灰姑娘需要覓食,飢餓生理時鐘十二點響起。
20190923這天倒完垃圾想說順便去逛逛全聯,有點餓。
肚子餓就好想吃泡麵跟中祥的蔥蘇打餅,但不小心看到這款異國風味的餅乾,只好放棄中祥,拿了拿坡里跟寶咔咔聯名款的普羅旺斯炸雞口味,
有兩攤應該是北埔最夯的,一個就是機車豆花,一個就是久久湖南滷味,這兩攤,每次看見排隊人潮都很長,之前排太長沒排,看到排隊人潮少很多,當然要排一下。
這豆花最吸引人的應該是上面那一球冰,天氣熱,每個人看見以為是賣冰淇淋,我就是因為這樣排隊的,如果知道是豆花,我不會排😁(我是排隊快到了,才知道賣豆花)都排了,就買來吃吃看。
北埔的鹹湯圓跟炒河粉是我想去北埔的動力,每次吃完鹹湯圓出來,都看到排好長隊伍的人潮,第一次接近看,原來是滷味。
滷味人潮太多,也沒飄出香味,還有小南也不喜歡排隊,所以每次吃完湯圓就回去了。
本身很喜歡在即期品買一些單瓶罐裝甜點,因為到家樂福一次都要買六瓶,到時踩雷或不符合自己口味,痛苦的可是自己。
這次買了(愛之味的沖繩黑糖蜜Q嫩仙草)一打開來,用他付的小湯匙真的不好攪,要用湯匙邊切邊拌,,仙草很多很多,沒想到,撈到下層有,蒟蒻、紅豆、綠豆也。
2019年2月底到大阪,順便去阪急三番街找懶熊,那時超想吃法蘭酥,就看到這款盒子還能利用的餅乾鐵盒,心生歡喜,但買回台灣,也不知道為什麼買回來到現在四月中,那吃慾望消失了,畢竟薄薄的一片熱量很高,以為一拆就要吃完,再度打開看,有兩袋包裝,所以一盒兩袋,一袋有三片,到六月到期。
繼續尋找可以跟台中金媽媽媲美的泡菜,這次買了家樂福韓國家鄉泡菜,買這種大瓶大容量泡菜真的需要勇氣,因為如果泡菜不合口味,就會無敵失望,現在知道不合口味最終還能拿來料理,買下去的心臟就會比較大顆。
本身喜歡甜甜不酸的泡菜,這款韓國家鄉泡菜是鹹的,對我來說第一次吃到這麼鹹的,酸倒是還好,韓國泡菜倒是都很脆口。
第一次買豐葵焦糖瓜子是在板車的7-11,當時買一送一。
有一陣子好喜歡吃葵瓜子,吃完一包就會到家樂福再買一包,本身沒有特定哪一個牌子,因為都不是很滿意,每一個牌子的每一包都一定吃到壞掉、 臭掉的幾顆,所以一直不斷買沒買過吃過的。